科技金融在线 | 2019-10-08
近日,河南银保监局批准同意河南中原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消金”)注册资本金增至20亿元。此次中原消金增资,通过市场化形式引入华平亚洲金融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平投资”)作为新股东。引入新股东后,中原银行虽然维持第一大股东的位置不变,但持股比例却降至49.25%。
科技金融在线梳理发现,继2018年消费金融公司频频增资后,今年该行业增资热潮持续。截止九月末,已有长银消金、杭银消金、兴业消金、招联消金、包银消金等成功完成增资。值得注意的是,仍有马上消金、中银消金两家消费金融公司走在增资路上。
中原消金注册资本增至20亿元
近日,中原消金注册资本由8亿元变更为20亿元的事宜,获得河南银保监局批复同意。据悉,注册资本变更完成后,中原银行持股比例为49.25%,仍为第一大股东;而华平投资以9.66亿元出资额,获得42%的持股比例;上海伊千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千网络”)持股比例降至8.75%。
公开资料显示,中原消金于2016年底成立,是经原银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中原银行与中民投全资控股的伊千网络共同出资发起设立。
2018年3月20日,中原消金首次进行增资,将注册资本由5亿元增加至8亿元。其中,中原银行以6.25亿元,持有78.12%的股份;伊千网络以1.75亿元,持有21.88%的股份。
从中原消金业务结构来看,该公司目前涉及“提钱花”、“提钱付”、“精英贷”三大产品体系,并围绕租房、家装(装修、家具等)、学车、家电、旅游、数码产品、商务出行、教育培训、健康等目标市场向个人消费者提供消费分期+信用贷款服务。
根据中原银行2019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披露,截至2019年6月末,中原消金累计发放消费贷款812.23万笔,同比增近九成;累计放款金额350.9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3.79亿元,增长162.28%;贷款余额98.8亿元,同比增长75.77%;累计服务客户325.84万人,同比增长107.75%。
业务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中原消金也面临一些隐忧。据聚投诉平台显示,截止发稿,中原消金被投诉数量为416次,投诉理由分别为还款后不给借款、阴阳合同、电话骚扰等。而投诉案件的解决数量仅有191次,尚不足投诉量的半数。
与被投诉不同的是,中原消金2019年以来曾多次作为控诉方与借款人对簿公堂。在天眼查上,中原消金年内涉及的金融合同纠纷案件多达150余条,且多数是由于放贷后无法收回贷款而将借款人诉至法庭。
中原消金目前将注册资本提升至20亿元,并引入华平投资这样的国际私募投资机构做股东,或也可提升自身风险抵御能力,为今后提供新的机遇。
据华平投资(中国)官网介绍,华平投资目前管理逾65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资产,投资于超过185家企业。自1966年成立以来,华平投资已在全球40多个国家、870多家企业累计投资逾770亿美元。
作为来华最早、及在中国投资规模最大的国际私募投资机构之一,华平投资在中国参投的企业已超50家之多,具体包括中通快递、蚂蚁金服、神州租车、神州专车、华宝基金、孩子王、美中宜和、微店、魔方生活服务集团、猎聘网、优信拍、蔚来汽车、盛煦投资、大搜车等。
消金公司增资热潮不减
事实上,除中原消金增资外,2019年年初以来,包括长银五八消金、杭银消金、兴业消金、招联消金、包银消金等多家机构已抢先完成增资,而且尚有部分消费金融公司也拟在未来进行增资。
2019年1月29日,长沙银行发布公告称,于日前收到《中国银保监会湖南监管局关于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湘银保监复[2019]36号),批准同意长银五八消金注册资本由3亿元变更至9亿元,注册资本变更后原有股东及股权比例保持不变。
而长沙银行在此前发布的《关于对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中曾表示,增资将进一步拓展长银五八消金的市场经营规模,增强自身盈利能力和竞争实力,满足持续发展的要求。
时隔两个多月后,杭银消金增资也获监管批复。2019年4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同意批复杭银消费金融将注册资本增加至12.6亿元,新增股东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4.92%,成第二大股东。原有股东中杭州银行持股由40%上升至41.67%,西班牙对外银行、浙江网盛生意宝、海亮集团、中辉人造丝、浙江和盟投资集团等持股比例分别下降至11.9%、3.97%、3.97%、1.785%、1.785%。
4月24日,兴业消金正式完成增资,注册资本由12亿元变更为19亿元,增资后兴业银行、泉州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福诚(中国)有限公司、特步(中国)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兴业消金66%、24%、5%、5%的股份。
......
在多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增资许可,并相继完成增资的同时,马上消金也拟开启第四轮增资计划。马上消金创始人兼CEO赵国庆在今年下半年曾表示,在10月初前后将发行首期ABS,并拟新引入1-2家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股东,以更好地发挥股东对公司的资金支持和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流动性管理能力和水平,助推公司发展和转型升级,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银消金也早有增资计划。早在2018年,中银香港就发布消息称,其间接全资拥有的附属公司中银信用卡公司于2018年4月16日就其在中银消金的股权比例向中银消金增资约4.331亿元订立增资与认购协议,而中国银行、百联集团、陆金发、博裕及红杉等,亦根据增资与认购协议项下的条款和条件同意按同比例向中银消金作出增资。
然而增资计划持续近一年之际,博裕及红杉欲退出增资计划,中银消金原定由博裕及红杉承担的增资额改由中国银行、百联集团、陆金发及中银信用卡公司承担。科技金融在线通过天眼查了解到,中银消金增资仍在路上,目前注册资本仍维持增资计划前的8.89亿元水平。
在消费金融市场玩家众多,资本持续加码的背景下,或可看出市场的潜力和机遇。9月24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2019年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消费金融获得率偏低,仍有近40%成年人从未获得过消费金融服务。预计未来五年还有较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