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议 > 正文

瓴岳科技(Fintopia)合伙人贾旭东:金融科技出海重在“三个维度”

 | 2024-05-22

导语
近日,由阿里云主办的以「橙云出海,金融科技新航程」为核心议题的阿里云国际出海峰会盛大举行,瓴岳科技(Fintopia)合伙人贾旭东受邀出席此次会议。

在过去的数年里,随着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尤其在游戏、泛娱乐、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业务模式创新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出海,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近日,由阿里云主办的橙云出海,金融科技新航程为核心议题的阿里云国际出海峰会盛大举行峰会邀请到数十位在金融科技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共同探讨中国企业出海机遇,瓴岳科技(Fintopia)合伙人贾旭东受邀出席此次会议,与业内众多专家共同探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金融服务未来以及技术安全、合规创新等行业焦点,助力金融业跨越国界,稳健迈向全球市场。

01出海,金融科技行业的机遇与使命

在全球市场范围内,中国金融科技的出海潮方兴未艾,出海已成为行业“第二增长曲线”。

在此潮流之下, 如何以客户为中心重塑金融服务,提升全球客户体验?全球金融消费者需求又有什么样的变化,未来客户的期望又会侧重哪些维度?这一系列问题无疑是当下市场的关注焦点,也是相关机构的主要研究方向。

结合金融科技行业来看,近年来已有多家金融科技公司宣布发力海外业务。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之前发布的《中国金融科技与数字金融发展报告(2024)》指出,2023年中国、美国、英国和新加坡等国家的金融科技投融资增长依然稳健而有力,大模型、央行数字货币、保险科技、大数据、支付科技等成为各国关注和发展热点金融科技已然成为各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独角兽企业海外扩张仍在加速,67%的独角兽企业表示计划维持或加大海外扩张力度。

针对这一市场情况,瓴岳科技(Fintopia)合伙人贾旭东在会上也阐述了瓴岳科技近年来的一些动作。他指出,“2015年成立瓴岳科技(Fintopia)的时候,公司就致力于把公司打造成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全球化数字科技公司。”公司多年的经营中,一直在践行着初心。

据贾旭东介绍,“目前经过多年的发展,瓴岳科技(Fintopia)在全球服务了大概超过1亿的各国用户,和90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联系,现在每个月的交易金额都超百亿人民币。”

“当然,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突破,离不开云计算等智能科技的支持。”贾旭东表示,“成立之初,瓴岳科技就与阿里云深深绑定,阿里云伴随公司国内的业务一步步发展,赋能公司开拓更多海外业务。”

很显然,随着金融科技出海潮的到来,新一轮的科技产业革命已然开启。放眼全球视野,抢占市场先机与话语权,是金融科技行业的机遇,更是使命。

02 应对挑战,重在“三个维度”

机遇如此,挑战犹存。

金融科技公司出海面临着当地金融监管、风俗习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考验。海外市场与中国国内市场存在很大差异,无论哪方面都需要国内机构在出海后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而其中,做好“本地化”服务,守护数据隐私安全无疑至关重要。

有业内人士曾表示,从全球看,数据隐私合法安全是第一重要的事情,不管是客户需求还是自身的产品能力。针对数据隐私合规方面的问题,贾旭东在此次活动上也表达了他的观点。据贾旭东介绍,瓴岳科技主要是从三个维度去进行数据合作安全守护:

首先是团队层面。瓴岳科技会非常重视团队的整体能力并不断提升,以通过最少的用户信息做出更精准的用户评价,来满足用户的借贷需求。

其次实践的创新复制。目前,很多国家在数据应用层面都已经有了一些实践,只是不同国家关于数据和个人隐私的要求不同。比如去欧洲,就要服从GDPR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而企业能够做的就是在实践过程中把在其他国家实践的一些个人隐私上的经验复制到其他国家去,尽量让那些个人隐私监管限制比较低的国家能够使用相对比较高的国家标准,尽可能走在监管的前面。

第三,持续技术创新。瓴岳科技对于数据的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任何投入上限,不仅自研用户数据收集、存储、计算、挖掘等相关系统,同时也自研了整套数据台,通过完善的系统建设助力团队成员触碰用户个人隐私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通过贾旭东的介绍可以发现,对于金融科技出海所将面临的一些风险问题,市场早已有察觉,企业也已有所行动。正如他所说,“所有在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上的投入,未来都会变成金融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夯实出海这个“第二增长曲线”,金融科技准备已较为充沛。

关键词: 瓴岳科技

推荐阅读

合作专区

Copyright©2017 jrkja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5055553号-5 众富(北京)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