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在线 | 2024-11-29
最近,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选择通过市场招聘的方式“海选”中层、高管,目的是为了有效提升银行的市场化水平,改善银行机制及公司治理水平。
不过,中小银行扎根当地,市场化程度较低,业务更多依赖当地资源,内部人事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盘根错节。
有人把这些成功上岸的职业经理人成为金领高管,也有人认为属于高级客户经理,资源榨干后就会被抛弃。
这些外来的“和尚”到底能不能念好中小银行这本“经”呢?
社招中高层成为趋势
11月19日,西安银行发布招聘,面向社会招揽中层管理人员,聘任涉及总行的多个业务板块及管理型支行负责人岗位。
岗位要求提到,需取得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同时原则上不能超过40周岁。同时公告称,以上条件针对特别优秀者还可适当放宽。
实际上,这已不是西安银行第一次社招。2021年,西安银行也曾尝试过社招,包括总行数字银行部、科技部、互联网部都曾通过社招的方式,引入副总经理级别的管理人员。
而不仅是西安银行,近年来面向市场招揽中高层银行高管,已成为行业趋势。今年10月,大连银行面向社会招聘总行副行长或行长助理2名。
早前包括渤海银行、天津银行、天津农村商业银行等机构,也曾面向社会“海选”,招聘总行、分行的行长、副行长等高管人才,其中,不少岗位年薪最高达到1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渤海银行已成为国内首家市场化招聘全部高管团队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现任行长屈宏志在内的高管层全部为市场化招聘的职业经理人。
从年薪来看,待遇还算不错,那应聘条件呢?结合各家银行来看,普遍希望应聘者在40或45周岁以下,也就是80后为主。学历门槛基本为全日制本科;在工作经验方面,则普遍要求应聘者从事金融工作10年或以上。
而具体的职位清单中,科技类岗位需求突出。比如,天津银行公开选聘2名副行长,其中1名主要负责科技运营工作;西安银行第一批社招员工中,就主要集中在科技部、互联网、数字银行等科技类部门岗位。
至于行长这类高管职务,通常还青睐有国有大行的履职经历。有分析指出,一方面是大行管理者有经验,懂合规、懂管理;另一方面是大行管理者往往有丰富的社会关系资源,会对中小银行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中小银行人才困局
对于公开选聘的原因,不少银行都表示,主要是为进一步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活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团队,推进银行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但亦有分析指出,中小银行青睐社会“海选”背后,透露出的更多是人才缺少的共性问题。当前银行业面临数字化转型,不少银行正处于战略调整关键期。根据 《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22)》,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存在诸多痛点,其中人才供给和复合型人才缺口,是主要挑战之一。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不少中小银行也纷纷加大科技人才培养的力度,但总体上人才资源短缺和断层情况较为突出,特别是高素质、有丰富经验的高管人才也格外稀缺。
主要原因是,中小银行自身规模较小,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培养,相比于大型金融机构并不具有优势。特别是对于部分地理位置偏于的中小银行,因为本地教育能力有限,人才招聘困难。
此外,在当前宏观环境下,保主体、保就业成为主要目标,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通过债转股、重组、转让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成为主要趋势和手段。但大多数中小银行以前此类业务较少,人才储备不足,这也是不少中小银行需要外部引进人才的重要原因。
多元化招聘成为主流
不过,不少投资者都认为,中小银行愿意借助市场化招聘人才,这一行为本身就是银行重视经营管理和内部治理的完善,着重提升竞争力的表现,有助于树立良好市场形象,提振投资者信心。
事实上,中小银行公开招聘高管,也受到监管的鼓励,相关政策在不断推动银行业的管理结构改革和市场化选拔。
2021年6月,原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准则》,鼓励银行保险机构采用市场化选聘机制,以公开、透明的方式选聘高级管理人员,持续提升高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对于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海选”中高管,有分析认为,未来银行高管选聘有望更加开放,甚至会面向非银行机构或非金融机构进行高管选聘,以更好地推动银行自身的组织进化与变革,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同时,预计会有更多银行加入公开选聘高管的行列。
同时也有分析认为,外部招聘的人士,通常来自大行,能够为引入的中小银行注入新鲜血液和新的社会资源,特别是大行的一些合规经验。长期以往,将有利于提升中小银行整体的运营状况。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内部提拔的好处是有利于培养团队忠诚度,高管也能更加了解员工,更好贯彻企业文化,更快适应岗位变化。如果银行只是正常的管理者迭代,那么用内部提拔最好。而且中小银行扎根一地,内部盘根错节,这些职业经理人能否很好融入其中,也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