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 > 正文

郑州银行领导层大换血 3个月走了6名高管

科技金融在线 | 2025-04-01

导语
去年11月新行长上任后,郑州银行终于迎来高管团队大换血,今年已经有6名高管辞职,并提拔和引进了两名新高管。

2024年11月,郑州银行迎来首位女行长,就是曾经在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担任副行长的李红。

任职将近半年后,郑州银行高管团队出现了大变动,一批老人辞职,一批新人入职。

3个月时间走了6名高管

李红入职之前,郑州银行高管团队除了董事长赵飞,还有4名副行长、4名行长助理,还有董秘和风险总监。

除了副行长郭志彬是1968年,其余都是“70后”,年龄较大的风险总监王艳丽是1970年出生。

任职高管时间最长的也是郭志彬,2010年12月加入郑州银行,担任行长助理,2015年12月担任副行长。

不过在新行长李红正式入职前,风险总监王艳丽就在2024年9月提出离职,理由是身体原因。

2025年1月,行长助理李红(与新行长李红重名)因为工作原因提出辞职,这个行长助理李红是1996年加入郑州银行,2019年3月出任行长助理。

与行助李红辞职同一天,副行长傅春乔也辞职,也是工作原因。

今年2月,行长助理刘久庆辞职,理由是个人原因。

3月份,副行长郭志彬辞职,理由是身体原因。

同在3月份,行长助理李磊和副行长孙海刚先后辞职,理由都是工作调整。

4名行长助理走了3个,仅剩下张厚林在职;4名副行长也走了3个,目前在职的是孙润华。

仅存的3名原高管中,副行长孙润华是2022年5月加入郑州银行,之前曾经在原中国银保监会河南监管局办公室副主任、统计信息处副处长,济源监管办事处主任,濮阳监管分局局长、党委书记,河南监管局案件稽查处处长。

韩慧丽是2024年6月担任董秘,1996年8月加入郑州银行。

行长助理张厚林是1999年8月加入郑州银行,2017年11月起担任行长助理,算是担任高管时间比较长的了。

上述离职的6个人都是老郑州银行人。

行长助理李红曾在郑州市陇海城市信用社工作,1996年被合并为郑州银行后,曾任西建材支行行长、锦艺城支行行长、中原路支行行长职务。

傅春乔1996年8月加入郑州银行,曾任计划资金部副经理、副总经理,资金运营部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会办公室主任,董事会秘书。

刘久庆此前曾在广发银行郑州分行工作,2012年5月加入郑州银行,先后担任市场拓展三部主任、贸易融资部总经理兼市场拓展三部主任、贸易融资部总经理。

郭志彬2010年12月入职郑州银行,担任行长助理,2015年12月起任副行长。

李磊曾在郑州市中城市信用社工作,1996年信用社被合并组建郑州银行后,先后担任郑州银行资产保全部信贷部副经理、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信贷审批部副总经理及多家分支行行长等职务。

孙海刚2009年10月加入郑州银行,曾任行长助理兼董事会战略发展部总经理、行长助理兼洛阳分行行长。

这里面行龄时间最短的是刘久庆,有13年时间,而行助李红和李磊、副行长傅春乔都是从原城市信用社跟随加入郑州银行。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在旧高管离职后,也内部提拔了一名新高管,并从外部引入一名新高管。

今年2月,聘任潘峰为首席风险官,应该是接替之前风险总监王艳丽的位置。

潘峰1993年7月就加入郑州银行,工作时间超过30年,此前担任董事会战略发展部总经理、董事会风险管理办公室主任。

3月28日,又聘任高瑞为行长助理。

高瑞此前在兴业银行郑州分行任职,曾任支行零售业务处副处长、机构业务处处长,支行行长助理,企业金融业务总部总裁,企业金融业务部总监,支行行长。高瑞1981年8月出生,也将成为郑州银行最年轻的高管。

到目前为止,郑州银行高管包括董事长赵飞、行长李红、副行长孙润华、行长助理张厚林和高瑞、首席风险官潘峰和董秘韩慧丽。

郑州银行行长李红

郑州银行“被迫”要分红了

在郑州银行高管团队频繁换将之时,郑州银行也公布了2024年年报。

2024年郑州银行的营收还是延续了2023年的下降势头,从136.67亿下降5.78%到了128.77亿。但在净利润方面,郑州银行却实现了增长,从2023年的18.5亿增长1.39%到了18.76亿。

值得关注的是,郑州银行2024年终于要进行分红了。

根据披露,郑州银行拟向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20元(含税)。以该行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普通股总股本9,092,091,358股为基数计算,现金分红总额为人民币181,842千元,占本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9.69%。

虽然乍一看,郑州银行这个9.69%的分红比例,比起其他行来说,略显寒酸。但是要知道,郑州银行此前已经连续四年0分红。

对于郑州银行此前长期不分红的“铁公鸡”行为,2024年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还向其发出《股东质询函》,要求其说明不进行现金分红的合理性,并说明拟采取哪些措施增强投资者回报水平。

当时,郑州银行回复中,陈述了三大因素,称考虑盈利能力持续承压的现状,2023年度拟不进行现金分红具有合理性。

郑州银行进行2024年的分红,或与监管规定有关。

去年4月30日,沪深交易所发布《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9项配套业务规则,本次规则修订引入现金分红不达标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措施。

分红不达标实施ST情形为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值且母公司报表年末未分配利润为正值的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低于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净利润的30%,且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5000万元,公司将会被实施ST。

该规则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首次“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指2022年度至2024年度。这意味着,若郑州银行2024年度再度不分红,公司或将被实施ST。

积极转型零售业务

1996年,原郑州市48家城市信用社组建为郑州合作银行,2009年更名为郑州银行。2015年、2018年先后在香港、深圳上市,是全国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

但是股价长期低迷不振,仅为每股1.93元,总市值175.5亿,距离高峰时期已经腰斩。

郑州银行很多高管多来自重组前的各个城信社。

此次高管团队大换血,看来也是痛下决心。

郑州银行长期以对公业务为主,随着这几年净息差不断下降,特别是房地产行业暴雷,也影响了业绩。

2024年1月,郑州银行发布公告,借给郑州翰园置业有限公司等公司的6亿贷款也被终结执行,原因也是被执行人暂无财产可供执行。

今年1月发布公告,借给郑州康桥房地产等公司的6.6亿贷款被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理由是经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

去年开始,郑州银行积极把零售业务转型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深耕基础零售、财富管理、个人信贷三大板块。

从个人贷款构成看,近几年,郑州银行由房抵贷业务逐渐转向了消费贷。2020年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7.7亿,到了2024年底已经达到171.42亿,同比增长了38.95%。

不过零售业务整体占比仍然偏低。

2024年,郑州银行零售业务收入14.14亿,在全部营收入中占比仅为10.98%,公司业务收入82.57亿,占比64.12%。

2024年,3877亿总贷款中,公司贷款2689亿,占比将近70%,个人贷款910亿,占比23%。

2024年12月,郑州银行召开了数字化转型启动大会,以数字化思维重塑银行业务及经营管理模式,着力重塑“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运营体系。

邮储银行是国有六大行之一,注重零售业务发展,这也或许是郑州银行从邮储银行引入李红的原因所在。

如何不断提升零售业务比重,郑州银行任务仍然艰巨。

关键词: 郑州银行

推荐阅读

合作专区

Copyright©2017 jrkja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5055553号-5 众富(北京)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