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在线 | 2021-01-07
2019年的4月,马云曾谈到“996”工作制是年轻人的“福报”。这话确实没错,毕竟拼多多还有“007”。
1998年出生的拼多多员工张某霏没能等来2021年的钟声,她的生命被定格在2020年12月29日凌晨1:30,这天她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突然晕倒,后抢救无效,不幸离世,1月4日,张某霏去世的消息在网络上发酵,引发广泛关注。
随后有拼多多在知乎的官方账号进行正面回复“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资本是不管劳动力的寿命长短的,它惟一关心的是在一个工作日内最大限度地使用劳动力,它靠缩短劳动力的寿命来达到这一目的,正像贪得无厌的农场主靠掠夺土地肥力来提高收获量一样”。
这不仅是读过《资本论》,连说话的语气都拿捏的死死的。
虽然最后,拼多多将这个回答“甩锅”到供应商身上,还附上了一封字迹不太工整的道歉声明。字里行间都是打工人的辛酸,上面还摁了个红手印,Em.....就差签约“卖身契”了。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为挡住汹涌的舆论大潮,在拼多多的“辟谣”中,还附上了一张死者父亲朋友圈的截图,大有借其父亲“恳求大家不让女儿卷入舆论之中”的言辞道德绑架媒体。
1.
“有人关心一下死者吗”,有同是互联网打工人的网友疾呼道,抱歉,似乎有点关心不过来了,就在不久前的2020年12月19日,一条#互联网公司47岁员工健身房外猝死#的话题同样令人痛心:AI独角兽商汤科技一名47岁员工,意外猝死在公司健身房外。
据一段网传视频显示,事发当日,该男子身穿黑色运动衣裤,身体僵直地靠在一座椅上,面部朝上,手臂卷曲,男子小腿部位有明显淤青,手机掉落在脚边地面,随后一员工拨打救护电话求助,并向对方描述男子情况:已无呼吸,腿部有淤血,疑是猝死。
视频曝出后商汤科技官方微博@商汤科技SenseTime,在评论区进行了回应:“该名员工被发现晕倒在健身房外沙发椅上后,商汤人员立刻安排急救措施,但不幸急救人员到场查看后这位员工已经离世”。
此后,一张网传商汤科技SenseTime-HR致商汤全员的“关于某某某同事的情况沟通”,简略讲述了事发经过,发布时间为2020年12月10日,据“情况沟通”显示,某某某于2020年2月18日加入商汤科技上海公司,担任业务系统开发经理。
再往前看,12月4日,国美电器福州分公司一名27岁员工在年终誓师大会期间猝死,据媒体报道,该员工于晚上10点回到房间休息,凌晨被送往医院抢救,12月4日早上9点,家属被告知该员工抢救无效死亡。
家属称,法医鉴定为过劳死,但公司不主动协商、逃避责任,“他一人被安排两个岗位,早出晚归,特别是双十一期间没有休息,都没有休息的”。
细数过往所发生过的员工猝死案例,多发生在科技互联网这些高科技企业。
2016年6月24日,前阿里DT总监欧吉良在运动过程中猝死;2015年12月13日,腾讯技术研发部语音引擎组副组长李俊明在陪怀孕妻子散步时突然猝死,据媒体爆料,李俊明是因为长期加班导致猝死,腾讯COO任宇昕对加班情况进行发文反思;2014年4月2日,一位在阿里巴巴工作6年的员工,由于请孕假的缘故导致交接工作到午夜,次日4时因子宫出血不治而亡.......类似于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互联网员工猝死案例一个接着一个,每一次都会引起讨论,每一次社会都会声讨,但每次都很快安静下去了,尽管批评和反对的浪潮永远不会消失,也随时排山倒海版声讨,但猝死的不幸还会继续,在可预见的未来肯定不会消失,还会加速到来。
2.
随着5G、人工智能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企业的薪资待遇水涨船高,然而伴随着高薪而来的是高压以及焦虑。此前,关于工作压力过大、员工不堪重负的情况,更多出现在制造业,富士康自2010年1月23日至2010年11月5日连续发生14起跳楼事件,招致全社会的口诛笔伐,也让各行各业不断反思富士康的工作模式。
但似乎,10年过去,被捧上神坛的互联网大厂们已经忘记了曾经惨痛的教训,互联网人的工作时间正在不断延长,首先,“996”正在取代8小时工作制。什么是996呢,即每周工作6天,并且从9:00到21:00工作的时间安排。
去年3月,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在GitHub上传开,程序员们联合抵制互联网“996”加班制度,一周之内,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京东、58同城、苏宁、拼多多、大疆……互联网头部公司们先后上榜。
不过,程序员们获得的来自大佬的明确回应,只有马云所说的,“任何公司不应该,也不能强制员工996”,但“996是修来的福报”,很多公司、很多人想要996都没有机会,而只有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回报。
据北京义贤律师事务所发布的《高科技企业员工工作市场情况调研报告》显示,对于高科技企业从业者而言,八小时工作制只是多数人拥有的梦想,超时工作乃是常态,347位受访者中,只有四分之一平均每天工作时间是八小时或以内,高达近三分之一(32%)日均工作时间超过11小时,再加上午餐、晚餐等,实际在岗时间可能达到12小时,与备受诟病的“996”制度时间要求基本持平。
另外,“大小周”也正在取代“双休”制度,互联网大厂们正在更加“狼性化”,最近的一个例子是,快手在日前召开全员会,其人力负责人刘峰宣布从2021年1月1日起开启全员大小周,即大周工作六天、小周工作五天,而在快手之前,字节跳动等公司均已经实行大小周工作制。
此次涉入员工猝死风波的拼多多,实行的是每周6天工作制,更早之前,也有在脉脉上的匿名爆料称,拼多多有“超级大小周”制度,即大周工作七天、小周工作六天,以此计算,一个月仅有两天休息时间。
拼多多这一举措被夸张的诟病为“007”,就是没有休息可言,反正只要需要你,你就得随时到岗,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为了实现这一点,还强调员工要多锻炼身体。
对于大厂的互联网人来说,虽然不需要在富士康的流水线上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本质上,与流水线上的工人没有两样。
事实上,因产品迭代快、竞争激烈、压力大,互联网行业已普遍形成一种“加班文化”,公司会明确要求员工加班,长时间熬夜、劳动时间超过12小时已经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现在存在的现状,互联网从业人员每天都在承受着强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
如果你想反抗,或者有什么不满,HR就会说你走啊,我这里的简历多的是,不管你是什么职位,什么级别,反正很快就有人代替你的,而你,不会这么快找到的。
从双休到大小周,从大小周到996,只要公司想要,员工不会不从,在现实和钱的面前,也早就不会反抗,互联网公司员工也会有危机感,买房买车小孩上学,还要准备好在35岁时被淘汰的物质和心理积累,一切都要钱。
而公司呢总是会强调和鼓励员工趁年轻要为自己拼搏一把,我给你钱,反正公司和高管现在有的是钱,如果你好好奋斗,你也会和他们一样,财富自由,员工也会认同这种说法,再苦再累的时候自己咬着牙撑下去,撑下去以后家庭会幸福,小孩会幸福,父母养老有保证,而自己的未来也会很幸福。
而当整个行业陷入这样一种集体“不正常”时,往往只有悲剧才能短暂唤醒人们理智的回归。
3.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以电商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经济,在提供更有效率更加便利的服务方面,取得了令世界也瞩目的成绩,而在这其中,基层员工的奉献功不可没。
这也体现在互联网企业员工的拼搏上,中国互联网经济今天能在全球领先,正是这几代互联网从业人员勇于争先顽强奋斗的结果,比如,早期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普遍是每周工作6天。
不过,需要指出来的是,每周五天40小时工作制(1995年5月1日起)在我国已实行25年后的今天,仍有少数互联网企业或科技企业以每周工作六天为常态,而很多勉强实行五天工作制的互联网企业,员工加班到晚上9点甚至11点,比比皆是。
年轻时候多吃点苦,努力奋斗,追求自己事业的不断进步,也为家里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没有错,这种精神是应该崇尚的,这包括主动牺牲个人一定的休息、娱乐和休假时间,为完成公司某项阶段性任务而加班。
不过,主动加班,不能等同于加班常态化,更不能成为强制加班或隐性强迫加班的理由,事件发展至今,在“22岁女员工凌晨加班猝死”、“拼多多月休两日”等惹火元素外,再加上“官方冷血回应”、“用命换钱”、“伪造辟谣”等争议,目前,上海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在接到网络舆情后,已介入调查“拼多多的劳动用工情况”,会对该公司用人合同、用工时间等情况进行检查。
对此,央视新闻发布评论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但奋斗不只靠激情,也要讲效率,切不能演变成“拿命换钱”,让员工少熬夜、不透支,用人单位严格规范劳动保障、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保护好奋斗者同样重要。
新华视点亦发布评论文章称,拼多多年轻员工凌晨下班后猝死令人痛惜,人们之所以关注此事,更在于畸形加班文化之痛,逐梦得拼搏,成功须奋斗,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能被忽视甚至被侵害,让劳动者超时工作、透支健康,是违法操作,是对奋斗精神的背离,加强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让追梦人健康地奔跑,让企业发展更有温度,才是奋斗该有的样子。
讲到底,健康的互联网文化,是拼搏奋斗的文化,是不断创新的文化,但不应该是巧取压榨的文化,资本可以也理应在利润最大化与人格化之间做到平衡,对于互联网大厂们来说,若其竞争力是建立在员工“月双休”、“用命换钱”之上,恐怕悲剧还是会不断发生。